首页 资讯 正文

用山河印记讲述永不褪色的中国红!怀化这条“红色记忆”研学线路邀您打卡

体育正文 167 0

用山河印记讲述永不褪色的中国红!怀化这条“红色记忆”研学线路邀您打卡

用山河印记讲述永不褪色的中国红!怀化这条“红色记忆”研学线路邀您打卡

红网时刻(shíkè)新闻记者 雷文霞 怀化报道 踏上怀化这片红色热土,历史的脉搏在革命地标间铿锵跳动。在通道转兵纪念馆,感受长征危急关头的战略抉择(juézé);于芷江受降旧址(jiùzhǐ)“血字坊”前,见证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荣光;走进粟裕、向警予等先辈故里,感悟他们(tāmen)的初心(chūxīn)使命…… 这条线路以沉浸式研学体验,串联星火燎原的红色(hóngsè)地标。行走(xíngzǒu)于此,不仅是一次地理行走,更是一场穿越百年风云的精神淬炼,用山河印记讲述永不褪色(tuìshǎi)的中国红。 1934年(nián)12月12日,中共中央负责人在通道举行紧急会议(jǐnjíhuìyì),决定中央红军转兵西进贵州,从此中国革命走向了不断胜利(shènglì)的道路,史称“通道转兵”。通道转兵纪念地主要包括通道转兵纪念馆和通道会议旧址(jiùzhǐ)等景点。 通道转兵纪念馆围绕“缅怀革命先烈、传承长征精神”这一主题,采用图文(túwén)、绘画、雕塑、沙盘、声光电、情景复原等方式,真实客观地再现红军(hóngjūn)长征途中“通道转兵”这一辉煌历史,为广大群众(guǎngdàqúnzhòng)、青少年(qīngshàonián)学生(xuéshēng)和部队官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场所。 拾阶而上,走进历经两百多年风雨的(de)恭城书院——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通道会议旧址,飞檐翘角(fēiyánqiàojiǎo)的门楼雄伟壮观,长满青苔的青石板台阶和斑驳陆离的雕梁画栋都见证了(le)红军长征的伟大转折。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(shòuxiáng)旧址 全面烽火起卢沟,一纸降书落芷江。1945年8月15日,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,8月21日,中国抗战(kàngzhàn)胜利洽降(qiàjiàng)在芷江举行,写下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光辉一页。从此,芷江声名远播,成为(chéngwéi)抗战历史名城(míngchéng)。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(shènglì)受降旧址(jiùzhǐ)位于芷江镇七里桥村,距离主城区仅10余分钟车程。走进旧址,映入眼帘的就是(jiùshì)被誉为(bèiyùwéi)“中国凯旋门”的受降纪念坊。“血”字造型,寓意着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是3500万军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,警示后人要牢记历史、珍爱和平。 中国(zhōngguó)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。 进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,大写的“V”字迎面而来(yíngmiànérlái)。馆内基本陈列以抗战胜利、芷江(zhǐjiāng)受降为主线,通过(tōngguò)300余幅图片、180余件文物和仿件、6具雕塑(diāosù)以及6个场景,生动再现了芷江受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。 在中国战区总受降(shòuxiáng)旧址的受降堂里,摆放的桌椅都是当时使用过(guò)的原物。当年(dāngnián)受降典礼时的场景,历历在目。这是胜利的见证,也是历史的回响。 飞虎队纪念馆占地63亩,2005年建成并对外开放。2014年9月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抗战(kàngzhàn)纪念设施、遗址, 2016年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,是国内唯一全面反映陈纳德(chénnàdé)将军及飞虎队援华(yuánhuá)抗战历史的专题性(zhuāntíxìng)纪念馆。 馆名“飞虎(fēihǔ)队纪念馆”由陈纳德将军夫人陈香梅女士亲笔题写,主题展览《虎啸长空》全面反映(fǎnyìng)飞虎队从创建到发展、结束(jiéshù)的(de)整个过程。展馆囊括了东方主战场、“飞虎”将军来华、“飞虎”展翅翱翔、“飞虎”长空制胜、英烈墙、“飞虎”彪炳史册六部分。 馆内首次公布882名中国籍航空烈士名单(míngdān)和(hé)2193名牺牲的美籍飞虎队员名单,真实再现了飞虎队在中国抗战期间的英雄事迹和生活(shēnghuó)场景,供世人瞻仰缅怀。 粟裕,怀化会同人,是(shì)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将领,华东战场上威震敌胆的(de)“常胜将军”。粟裕故里景区主要包括粟裕同志(tóngzhì)纪念馆和粟裕同志故居两个景点。 粟裕同志纪念馆。张镭/摄(shè) 粟裕同志纪念馆是(shì)全国唯一一座系统展示、宣传粟裕大将生平业绩的(de)专题性纪念馆,建于(jiànyú)1987年,2014年改造竣工后免费对外开放。 纪念馆内设序厅(xùtīng)、展厅、贵宾厅(guìbīntīng)和报告厅,其中序厅正中安放粟裕大将铜像。馆内共收藏藏品2046件(jiàn),展出粟裕大将遗物55件,通过照片、资料、图表、字画、文献、视频、场景复原等形式,生动再现了粟裕大将光辉(guānghuī)战斗的一生。 粟裕同志故居现存东院始建(shǐjiàn)于清光绪年间,占地415.1平方米。这里仍(réng)保留着粟裕少年时期生活的原貌,如粟裕住房(zhùfáng)、父母住房、火塘灶屋、碓房、粮仓、暗房等。 向警予,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,中国共产党(zhōngguógòngchǎndǎng)创建时期重要领导人之一(zhīyī)。 向警予同志纪念馆由向警予铜像纪念碑广场、向警予同志故居、向警予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(chénlièshì)三个部分组成,是湖南省(shěng)第一批省级爱国主义(àiguózhǔyì)教育基地(jīdì)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省文明风景旅游区、省红色旅游景区。 滕代远同志纪念馆(jìniànguǎn)位于麻阳县高村镇,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(jīdì)、红色旅游精品景点之一。 纪念馆主体为一栋二层现代殿堂式(shì)仿古建筑,陈列图片、照片、书信、手稿、文献、文物等共300多件,集中反映(jízhōngfǎnyìng)了滕代远(téngdàiyuǎn)同志的生平事迹。 辰溪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园是辰溪剿匪战役(zhànyì)的历史缩影,真实记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为肃清匪患抛头颅、洒热血的史实,现已成为全国以湘西剿匪为主题教育(jiàoyù)的重要场地,于(yú)1953年正式对外开放。 湘西剿匪(jiǎofěi)胜利纪念园。 作为集文物保护、文化产业、旅游休闲和革命传统教育(jiàoyù)于一体(yītǐ)的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湘西(xiāngxī)剿匪胜利纪念园有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。园内如樟树、梧桐树、广玉兰、榆树(yúshù)、红豆杉、海棠、银杏等古树名木众多。
用山河印记讲述永不褪色的中国红!怀化这条“红色记忆”研学线路邀您打卡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